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雲南阿老表黑羊湯窩米線」.工業區中跑出的美味黑羊

觀塘區一直是很多平民美食的藏身之所,由於觀塘區仍然屬於舊區,租金相對較便宜,令大部份平民小食店得以找到生存空間。再加上觀塘區是一個工業和居住混合的區份,人流無論在平日上下班時間或週末都有一定保證,令到食肆得以有穩定的客源,因此很多不同類型、風味和特色的食店都選擇落戶於觀塘區。
最近留意到觀塘有一家新近在食評人中間冒起的羊肉米線專門店,碰巧小弟是無羊不歡的人,收到風自己要先睹為快,再加上近日的天氣沾寒沾凍,吃一碗暖暖的羊肉米線正好可以驅除寒氣,就好像蛇羹一樣,羊是冬天食桌上不可或缺的其中一道佳餚。由於此店位處工業區,舊式商場九曲十三彎的設計令到最初要找到這裡也有一點難度,不過靠著嗅覺是可以有一點幫助,因為店裡的羊肉和湯底所傳出的羊肉香是充斥著整條走廊,在走廊的一邊已經可以清晰嗅到店裡傳出羊肉獨有的香羶味。店裡除了以特式羊肉米線作主打外,在店裡打點的老外也是令一個特色。不知是巧合還是一個趨勢,繼上年在中環的老金煎餅後這裡已經是近期第二間由老外開設的食店,或許外鬼人同樣有生意眼光,明白食仍每一個人的基本需要,因此只要食物品質有保證,在香港做食的確是一門較易生存的生意。
除了貼在牆上的食品介紹外,這張有關吃羊的好處的海報要數是最顯眼裝飾。看著那一句印在海報下的口號,忽然間我明白了老闆娘是在一個怎樣的中國砥史背景中長大,相信接受中國式教育成長的人大都或多或少背誦過共產黨的口號,在街上或當眼處也會看見各式其式的口號和標語,我們中國人基本上已經習慣了將一些重要的要點和觀念用口號的方式串連,這一種推銷方式絕對是我們中華民群文字藝術和歷史發展中的一種體現。說回和食有關的,苗族等中國少數民族都有蓄牧的習慣,其中羊作為他們主要的飼養,同時也是吃用肉類的主要來源,他們很多的菜式也會以羊肉為食材。這類的羊肉是根據中國苗族的烹煮方式為基本,湯底是以羊骨烹煮而成,味道帶濃烈的羊味和一種清甜的口感。
也許是因為有老外的關係,這家米線店竟然有售賣挪威的煙三文魚小食,不知道老外是不是挪威人,不過我相信應該找不到第二家同樣有售賣三文魚的米線店。除了三文魚,這店裡的每道食品名稱下都有一個用英文串成的拼音,很明顯老外還是在學習中文的過程當中,若果真的要他為你點菜時請緊記說話要慢和清晰一點,否則落錯單也只能以一個包容的心去接受,香港是一個混合型城市嘛,大家就將就一下吧,不過那天我用中文跟他落order他還是感夠認付到,所以問題應該不大。
店裡主打的就是羊肉米線,有大 $41 / 小 $31 兩款,羊肉可選擇連皮或淨肉。除了羊肉外還有雞肉、豬展、豬手等,不過既然來到這裡當然要試一試他們主打的黑草羊。
「大碗羊肉米線連皮」
單人點了一個大碗連皮的羊肉米線,結果我是不能夠將它連湯喝光,米線也是吃淨一點點,碗的直徑少說也有17-18cm,可想而知這裡是真材實料,份量十足。這個羊肉清湯底是以黑草羊的骨頭烹煮而成,味道清甜,口感偏淡,但羊味相當濃烈,而且還加上了店裡秘製的羊油,吃完三、四小時手上和口裡還殘留著羊的香羶味,但那濃烈的味道是羊獨有的香味而非羶味,在去除羊肉羶味的處理上店裡做得可謂到家。
羊肉是較為薄身,不過最大問題是切得非常碎,可能是習慣了吃拉麵叉燒的關係,這一種碎和薄總是不太習慣。若果可以的話還是比較喜歡像「譚仔」的腩肉那一種厚薄和完整度較高的切片方式。羊肉連皮的薄片放進口中帶濃烈的羊脂香味,皮邊爽口兼脆,肉身稔軟帶咬感,配上羊湯同食味道充斥到口裡的每一個細微的位置而久久不散。
建議食法是羊肉和米線同時放進口中,然後呷一口湯同時加入些少青蔥。這個吃法好處是米線能夠因為羊肉和湯底的味道而變得豐富和鮮甜,同時羊肉告湯亦能增強味道的刺激性,而青蔥則能夠適當地中和過份強烈的餘味,不知不覺間整碗米線就會所剩無幾。不過由於羊肉湯是加上了店裡秘製的羊油所以略為肥膩,腸胃比較敏感的朋友建議不要全部喝光,避免有可能拉肚子的機會。喜愛吃羊的朋友應該會愛上這裡出品的羊肉米線口味,不過若果是炎炎夏日吃罷一大碗就算是在室內環境恐怕也有可能因為羊肉燥熱而汗流浹背,如何能夠在夏天仍然吸引到食客光顧也倒是一個難題,不過若然是羊的忠心fans大概悖顧不了這麼多吧。

「雲南阿老表黑羊湯窩米線」
地址﹕觀塘開源道68號觀塘廣場地下G26-27號鋪
電話﹕2667-738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2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