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長浜No.1」.男人的拉麵食堂

還記得上一次你花了多久的時間和朋友在拉麵店吃一碗拉麵嗎﹖最近光顧「長浜No.1」應該是我本人用上了最短時間完成的一頓晚餐。實際上在日本,正宗的拉麵店顧客在拉麵店進食所花的時間大概也和我所指的相差無幾。在日本,拉麵就好像香港的麥當勞式快餐文化一樣,單純只是為了醫肚而存在。很多時候,特別是上下班的日子,大部份需要應酬的日本白領也會喜歡下班後先到拉麵店為自己打個底,無論是因為遲收而醫肚也好,是為了之後的「續攤」(日本人喜歡下班後一家接一家店的飲飲食食狂歡盡興)暢飲而打底也好,拉麵在他們心目中就是如此即食的存在。所以很多時候拉麵店在下班時間也會擠滿了一大堆西裝畢挻的下班族在埋頭苦幹的消滅眼前的拉麵,再補上一碟小食如餃子或送酒小食,再豪氣地清光一杯生啤,然後就大步踏出麵店再接再勵的繼續狂歡。
  之所以「長浜No.1」能夠鉤起我以上的記憶是因為這裡的格局、裝修、食品的種類和感覺都完全將以上日本人的拉麵飲食觀念呈現出來,是少數除了將拉麵移植外,同樣將文化也一併帶到香港的拉麵店。首先說這裡的格局,嚴格來說沒有舒適的座位,除了面向店門的吧枱高椅外就只有兩張長枱的十二個座位,完全體現了如何盡量使用這細小的空間。而且店的大小和佈局,再加上那食客和食客之間擠擁的感覺,也不是設計給顧客逗留聊天之用。當你看到開放式門外的人龍時,相信你也不好意思將座位霸佔得太久。
牆上掛滿了日本總店和分店營業的照片,大大小小都在告訴這裡的食客拉麵店在日本是如何受歡迎,而這裡的出品又有多少的支持者。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要算是照片中的這一張插畫,裡面記載了博多地區拉麵的不同麵店的服飾、店名和流派,可以感受到博多拉麵的歷史是如何的沿遠流長和多姿多彩。雖然沒有他們的正面,但看著他們的背影可以感覺得到一種氣勢和壬擔,就是他們背起了博多拉麵的名聲、傳統和技術,作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拉麵師傅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過滑稽一點想,如果日本的拉麵師傅真是光著屁股只穿著上身在店裡製作拉麵,我相信這絕對會是一個亮點。
這裡是少數佈置得較像一家居酒屋的拉麵店。除了踏入店門旁邊的那個擺滿清酒和啤酒的凍櫃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可數是拉麵吧上方的這一列Saka杯和開瓶器,再配上牆身上一大堆令人眼花瞭亂的小食,最適合三五知己放工到這裡叫個小食再暢飲三、四飲冰凍生啤,吹吹水,散散心,再來多一碗熱騰騰的拉麵驅除一點醉意和補充身體因酒精而流失的體溫,為這星期五晚的不夜天作一個充分的準備。

牆身上右上角有一個會日限定提供10碗的極辛拉麵,雖然光顧當日因為要先一嚐他們的原味豬骨湯底而緣慳一面,下次一定要試一試這個每日10碗是否真的能夠和銅鑼灣的「爆彈屋」一較高下。
這裡主打七種拉麵,較為特別的是「辛子高菜拉麵」。高菜其實是類似我們中國人的雪菜,味道帶一點鹹。拉麵基本是含有紫菜、叉燒、木耳、京蔥、和乾荀。較為貪心的我還是決定選擇這裡的「No.1 拉麵」,基本上已經包含了所有種類拉麵的材料。除了可以選擇添加配料外,你還可以選擇湯底的配料來調節湯底的味道和香濃程度。菜單上你可以選擇需要或不需要香油和蒜頭,無論你是喜歡濃味還是清淡的同樣照顧周到。麵的軟硬程度比一般的拉麵台多了一個超硬可供選擇,若果平日的硬度依然滿足不到你對咬感的追求,不妨來這裡一試他們的超硬麵條。
 
除了以上種種之外,這類還有一些值得提及的小節。好像這只喝水的杯,不同之處是它是一早預先冰好的,若果現在在杯裡的是一杯生啤或一杯Saka一定能夠提升杯裡酒精的爽口程度,可惜是今日換了用來給我們喝水,未免有一點兒可惜。這些用心的小節雖然微不足道,但可以看出店家的心思。還有一點就是枱上免費供應的辛辣芽菜,這個芽菜辛辣中帶芽菜獨特的清新口感,而且爽口多汁,喜歡辣的朋友一定會跟我一樣同樣愛上這款配菜。老闆娘說這是她們店裡自行調配的口味,在街上是找不到的,是要我再一次回來嗎﹖
雖然沒有酒精作伴,但是小食還是忍不住叫了。這個「銀芽炒叉燒」是有廚房工作的朋友所推介的小食。濃烈的芽菜香味伴隨熱騰騰的蒸汽將香味傳遞到鼻中,芽菜的爽甜混和了蔥花清香再加上一點點的肥叉燒切片,那混和的口感是爽口、白脆、飽滿和煙韌的合成。叉燒帶肥的部份炒得甘昋,由叉燒脂肪所溶化的油脂甘香感充滿了口腔,配上芽菜的爽口清甜剛好互補了兩者的不足。而從來煎炒荔的香口小食都是啤酒的最佳配搭,所以這一道小食絕對可以成為這裡的佐酒小食的三甲之列。
「銀芽炒叉燒」
No.1拉麵作為這裡的主打,配料方面一定落足,份量也是加倍。叉燒是比一般的份量多出一倍,由兩塊變為四塊,紫菜也是多了一倍。配料方面多了高菜,口味類似中國人的雪菜,雖然是有一點偏鹹,但那鹹鮮味卻又成為了整個湯底的引子,它的鹹鮮帶出了湯底的精髓,雖然鹹味有一點令到人對湯底味道產生混淆,但的確有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
「No.1 拉麵」
叉燒拉麵沒有了高菜和玉子,是非常簡單的博多拉麵。由於沒有了其他帶有濃烈味道的配料,湯底的味道變得更為突出,若果單純追求享受湯底真正的味道這樣的一個配搭應該可以滿足你的需求。而叉燒由於成為了這碗拉麵的主角就變得更為重要,是否能夠和湯底的味道好好的配合將決定整碗拉麵的成敗。對於喜歡叉燒和對叉燒有研究的食客同樣可以選擇點選這一款拉麵庶這裡把脈,看看是否乎合各下的要求。
「叉燒拉麵」
玉子拉麵的焦點是在那兩隻賣相吸引的玉子身上。玉子賣相公整,顯出師傅切蛋時那份專注和經驗的準確度。蛋心雖然沒有流心,但是口感依然是半熟的狀態。唯一缺點是蛋味不夠濃郁,相對於其他配料和湯底的味道就顯得力有不繼,除非一開始先吃掉玉子,否則後半部再嚐玉子已經失真,味道會被湯底和叉燒的味道蓋過。
「玉子拉麵」
這裡的叉燒肥瘦比例屬於50/50。叉燒的脂肪仍然連著一層薄薄的豬皮,對比起其他拉麵店的叉燒,這裡的是較為硬身,油脂部份相對較多,入口有一種豐饒的感覺。由於瘦肉比例較少,叉燒入口溶化的程度更快更強,但由於受時連著一層豬皮,脂肪還未至於瞬間溶化掉。這叉燒的口感其實蠻像中國人的燻蹄,豬皮爽脆煙韌、脂肪部份甘香、瘦肉位置軟稔,只是欠缺了一點焦香的口感和較為肥膩。
夾上來的拉麵是真的做到了超硬的口感。在筷子夾上來的時候完全沒有彈牙的感覺,放進口中拉麵是爽口多於煙韌,就好像吃著蕎麥麵的感覺一樣。日本師傅形容這是像吃薯片一樣的硬脆口感,這感覺又有點像吃著意式Cabonara時那種似熟未熟的意粉,同樣隨著時間麵條會在醬汁和湯底的熱力滲透之下慢慢軟化,口感是漸進式的隨著時間而有所轉變。
這個叉燒是「No.1拉麵」才會有的第二種叉燒,其他的拉麵只會有之前上面提及的那一種肥瘦各佔50/50比例的肉質所製成的叉燒。這一種叉燒和對上那種不同是在於脂肪是和筋部同樣混和在肉與肉之間,叉燒的口感由脂肪為主的豐饒口感轉變成為有一點像煙燻肉的煙韌感覺,就好像吃著德國鹹豬手最爽脆的部份一樣,叉燒是鹹中帶咬感,配合因為湯底熱力而慢慢變稔的拉麵一同進食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爽脆感覺。
再說這裡的湯底同樣也是繼承博多拉麵一向的傳統選用了豬骨作為湯底的食材。湯底的濃稠程度算是中等,不太稔也不太淡,味道相對於其他同樣以豬骨湯仍招徠的拉麵店是偏淡的口味。油份方面,由於叉燒本身脂肪比例較高,令到整個拉麵的口感都偏向肥膩,同樣由於拉麵當中配有高菜這一種偏鹹的配料,令到整個湯頭的層次和口感被朦糊化,除了第一啖湯之外其實整個進食的過程當中都未能真正品嚐到湯底的味道,在整體配合方面還需要下苦功作出調整。

「長浜No.1」
地址﹕中環九如坊14號地下
電話﹕2323-611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22: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